欢迎访问东莞市欣宇超声波机械有限公司网站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!

服务咨询热线:150-1702-7388

搜索

欣宇超声波机械 打造智能专业装备源头产业链

关注这里,了解更多超声波仪器知识

4新闻中心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中心  -> 公司动态

科普一下振动摩擦焊接机停机之后要做好哪些保养措施?

文章出处:公司动态 责任编辑:东莞市欣宇超声波机械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:2025-08-07
  ​振动摩擦焊接机停机后的保养是维持设备精度、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,尤其需针对振动部件、焊接模具、电气系统、气动 / 液压元件等核心模块进行针对性维护,避免因残留应力、碎屑堆积或润滑失效导致下次开机故障。以下按停机后即时保养、短期存放(1 周内)、长期存放(1 周以上)三个维度,详细说明保养措施:
振动摩擦焊接机
一、停机后即时保养:清除现场、释放应力
1. 清洁焊接区域,消除残留杂质
清理焊渣与碎屑:
用软毛刷(避免刮伤模具)清扫焊接模具(上模、下模)表面的残留焊渣(如塑料碎屑、纤维杂质),若有顽固粘连物,可用蘸有酒精的无纺布轻轻擦拭(禁止用硬金属工具刮擦,防止模具表面划伤影响焊接精度)。
清理振动头与模具连接面的缝隙(易堆积碎屑),可用压缩空气(压力≤0.4MPa)吹扫,确保无异物卡滞。
清洁工件定位机构:
擦拭工装夹具、定位销表面的油污或塑料残留,检查定位槽内是否有碎屑堵塞,确保下次装夹工件时定位精准(偏差≤0.05mm)。
2. 释放机械应力,复位关键部件
振动组件复位:
确认设备已完全停机(振动头静止、工作台下降)后,通过操作面板执行 “回零” 程序,使振动头、滑台等运动部件回归机械原点,避免长期受力导致形变(如振动轴悬停时易因重力产生微小弯曲)。
若设备无自动回零功能,手动将振动头调至最高位,工作台降至最低位,确保传动机构处于无负载状态。
模具与工件分离:
若停机时模具上仍有未取下的工件,需先手动取下(避免工件长期压迫模具导致变形),并检查模具型腔是否因工件残留产生凹陷或磨损。
3. 处理焊接辅料与耗材
若使用助焊剂或清洁剂,需关闭其供给阀门,将管路内残余液体排空,并用压缩空气吹扫管路(防止液体凝固堵塞),盛装容器需加盖密封(避免挥发或杂质混入)。
二、核心部件针对性保养:润滑、检查、防护
1. 振动系统(核心运动部件)保养
振动轴承与导轨润滑:
振动头的核心轴承(通常为高精度角接触球轴承)需加注专用润滑脂(如锂基润滑脂 NLGI 2 级),按设备手册要求的注油量(通常每停机一次加注 0.5~1ml),通过黄油嘴注入,加注后手动转动振动头 1~2 圈,确保油脂均匀分布。
线性导轨(带动工作台或振动头移动)需用导轨油(如 ISO VG 32)擦拭,用无纺布蘸油均匀涂抹导轨表面,重点润滑滑块与导轨接触的滚珠区域,避免干摩擦导致磨损。
检查振动组件紧固性:
用扭矩扳手检查振动头与模具的连接螺栓(按设备规定扭矩,通常 25~40N・m),确保无松动(振动高频冲击易导致螺栓疲劳松动),若发现螺栓有滑丝或变形,立即更换(需用高强度螺栓,如 8.8 级以上)。
2. 模具与工装维护
模具表面防护:
清洁后的模具需喷涂防锈油(若为金属模具)或专用脱模剂(若为塑料模具),防止停机期间生锈或受潮(尤其在潮湿环境中,需用防锈纸包裹模具)。
长期不用的模具需单独存放于干燥通风的模具架,避免堆叠受压(可垫木质隔板分隔)。
工装夹具校准:
检查定位销、挡块的磨损情况,若发现定位面有划痕或变形(影响工件定位精度),用细砂纸(800 目以上)轻微打磨,严重时需重新加工。
3. 电气与控制系统保养
电路与传感器清洁:
用干燥压缩空气吹扫电气控制柜内部(去除灰尘,避免短路),检查接触器、继电器触点是否有烧蚀(若有氧化层,用细砂纸打磨),接线端子是否松动(用螺丝刀逐个紧固)。
清洁接近开关、位移传感器的感应面(用镜头纸擦拭,避免油污影响信号检测),检查线缆是否有破损(尤其拖链内的线缆,易因频繁运动磨损)。
控制系统参数备份:
在操作面板上备份当前焊接参数(如振动频率、振幅、焊接时间、保压压力)至 U 盘或设备内存,避免下次开机参数丢失(尤其长期停机后可能因电容放电导致数据清零)。
4. 气动 / 液压系统保养
气源 / 液压源处理:
关闭气源总阀,打开过滤器排水阀,排空压缩空气中的冷凝水(避免水分锈蚀管路),检查压力表指针是否归 0(确保无残余压力)。
液压系统需检查油箱油位(保持在液位计 2/3 处),若油液浑浊(呈褐色或有杂质),需更换液压油(通常每 6 个月更换一次,型号按设备手册要求,如抗磨液压油 L-HM 46),并清洗油滤。
管路与接头检查:
检查气管 / 液压管是否有老化开裂(用手弯曲管路,若有裂纹需更换),接头处用肥皂水涂抹,观察是否有气泡(判断是否漏气 / 漏油),渗漏处需重新紧固或更换密封件(如 O 型圈)。
三、短期存放(1 周内)保养:维持基本状态
每日通电 1 次(无需启动焊接程序),让控制系统、伺服电机预热 30 分钟(防止电容受潮,尤其潮湿环境)。
保持工作区域通风干燥,避免阳光直射设备(防止塑料部件老化、电气元件过热)。
若环境粉尘较多,用防尘罩覆盖设备(预留通风口,避免内部受潮),重点遮盖振动头、模具等精密部件。
四、长期存放(1 周以上)保养:全面防护、防止老化
机械部件深度防护:
振动轴承、导轨等运动部件需多加注一次润滑脂(用量为日常的 1.5 倍),手动转动部件使油脂充分覆盖摩擦面,防止长期静置导致润滑脂干涸。
所有外露金属表面(如工作台、模具安装面)喷涂防锈漆或凡士林,非金属部件(如塑料防护罩)涂抹保养蜡(防止开裂)。
电气系统防潮:
断开主电源,在电气控制柜内放置干燥剂(如硅胶干燥剂),每月更换一次,防止线路板受潮短路。
伺服电机、驱动器等精密电气元件需用防潮膜包裹,避免直接接触潮湿空气。
模具与耗材存放:
模具需完全清洁后,单独存放于恒温恒湿仓库(温度 20±5℃,湿度 50±10%),并记录存放日期(超过 3 个月需重新检查防锈状态)。
焊剂、清洁剂等耗材需密封后远离火源,存放温度不超过 30℃(防止挥发或变质)。
五、保养后记录与检查
填写《设备保养记录表》,详细记录停机时间、保养项目(如润滑部位、更换的备件、清洁情况)、异常问题(如螺栓松动、传感器信号异常),便于下次开机时追溯。
下次开机前,需先执行空载试运行(不装工件),测试振动频率、振幅、压力等参数是否正常,确认无异常噪音或卡顿后,再进行试焊接(用废料测试,检查焊接强度与外观)。